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防”的到底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1-16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呈现高发病率、低龄化的特点,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依赖电子产品、缺少户外活动、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等,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健康发展。因此,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防”的是过早近视和高度近视,以及由高度近视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而不是摘掉眼镜,更不是治愈近视。
防过早近视:出生时眼睛的发育尚未完成,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也称为“远视储备”。随着身体不断的生长发育,眼睛的屈光度数从远视逐渐趋向于正视(既不远视也不近视的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正视化”。
眼睛的生长发育有两个主要阶段:
1
快速发育的婴儿期(从出生至3岁)
新生儿眼球的前后长度平均为18毫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之后至三岁时眼轴长度(指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增加约3毫米,远视度数明显降低。
2
缓慢增长的青少年期(从3岁至成年)
眼球的缓慢增长阶段是眼轴长度仅增加了约3.5毫米,眼睛的屈光状态继续向着正视方向发展。15-16岁时,眼球大小基本如成人:男性为(24.00±0.52)毫米左右,女性为(23.33±1.15)毫米左右,之后眼球增长甚微。
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防止孩子过早出现近视的情况,建议从孩子三岁时开始,每半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视力发育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早期发现近视的孩子,其近视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更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
防高度近视:预防高度近视即为如何控制近视发展,大多数近视眼并非生来就有,而是经历从低度近视到中度近视再到高度近视发展的过程。高度近视可能导致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视力损害甚至失明。因此,高度近视防控的目的是减少近视度数增加至高度近视的风险。
防“错误观念”
误区一:近视能被治愈恢复。目前的医学认为近视是相对不可逆的,手术也无法“治愈”近视,手术带来的风险并未消除,而且不是人人都合适。
误区二:近视了戴眼镜,度数会加深,眼球还会变形。近视不戴眼镜,眼睛会处于看不清楚的状态,时间久了眼睛就会疲劳,疲劳加重就会加深度数的发展,导致度数增加。因此,配戴一副质量合格的眼镜对于提高近视孩子的远视力,恢复双眼的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眼睛的发育也尚未定型。因此,科学合理地保护眼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近视防控呢?
1
合理用眼:应遵循“20-20-20”规则
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远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不仅可以帮助眼睛放松,还能有效预防视疲劳的发生。
2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使用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屏幕亮度应适中,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不动。夜晚进行学习和阅读时,建议使用护眼台灯,并保持良好的坐姿,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
3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进行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够显著降低近视的发生率。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眼睛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的过度增长,从而有效预防近视。
4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定期检查更新视力健康档案是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近视倾向的儿童青少年,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应转变“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武汉市新洲区和平社区开展老年人眼健康公益活动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郝英杰 陈小霞为关爱老年人眼健康,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4月21日,武汉新洲区三店街道和平社区及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联合艾格眼科医院,在社区老年人服务中
发布日期:2025-04-23 -
家校医协同共筑学生视力防线|东安县明德学校开展近视防控专题科普活动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陈甜)当学习时长遇上用眼健康,这道教育难题如何破解?近日,东安县明德学校报告厅上演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没有成绩单和试卷,取而代之的
发布日期:2025-04-23 -
共筑护眼防线 守护光明未来|东安二小扎实推进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舒志芳)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科学监测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切实筑牢近视防控"第一道防线",近日,东安
发布日期:2025-04-23